考试命题问题,决不仅仅是教育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是同整个国家的哲学思辩水平、主流价值观、从才培养标准等问题密切关联的。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改革的方向、国家发展的活力。因此,人文主义者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语文考试标准化的批判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也指出了语文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走向。
在评价观上,《标准》吸收了大讨论中的不少富有价值的观点,统整了语文课程评价诸多对立层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目标,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三、《标准》在语文教育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作为指导当前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准》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到具体目标及实施建议,都体现了较为开放、务实、创新的精神。《标准》的形成体现了以整合与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程的新研究范式及思维方式。《标准》的基本理念渗透在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阐释之中。形成了一个相互诠释、相互支持的有机的理论体系。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线索,通过它们来探讨《标准》在语文教育理论上所取得的突破与创新。
1.由小教学论而大课程论:语文课程本体意识的觉醒
这次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对教学论与课程论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和说明。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向来重视教学论而忽视课程论,甚至把课程问题纳入到教学论中,以教学内容取代之。这样,课程问题便长期被悬置。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进行教学,而对于“应教学什么内容”,“为什么教学这些内容”、“教学内容的性质、价值、结构、功能如何”等问题,便较少顾及了。所以,我们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构成,处处以教学为核心,基本上没有课程意识。这次课程改革打破并推翻了以教学为中心涵盖课程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观,它把课程理解为一系列的事件和过程,即跑道、对话和建构,而不是一个个静止的孤立的学科,提倡课程各环节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反对把课程机械地分割成各个孤立的事件和部分。因此,这种课程观能较好地解决课程与教学相分裂的问题,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名称的确立,体现了新的“大课程”观。以《标准》取代《大纲》,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实质性的变革。笔者认为,《标准》的形成标志着语文课程本体论意识的觉醒,它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它使人们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过程本身,而且还受到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等先决条件的制约和规定,教学过程是不可能孤立于课程设计的理念之外而独立发挥作用的。从实践上来看,语文课程本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语文教学只有主动地积极地适应汉语文教育的特点,才可能真正起到作用。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然而长久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它。《标准》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汉语文教育的特点给予了重视和确认,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映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性;三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深入理解并把握这三个特点,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